調制傳遞函數(shù)—MTF的原理是什么?
在光學領域,調制傳遞函數(shù)(MTF)是衡量光學系統(tǒng)性能的關鍵參數(shù)之一。它不僅能夠反映光學系統(tǒng)的成像質量,還能指導光學設計和優(yōu)化。本文將深入探討調制傳遞函數(shù)的原理,以及如何通過不同的方法來測試和評估MTF。
首先,直接先看看真正的調制傳遞函數(shù)(ModuleTransferFunction,MTF)在光學上的定義:光學傳遞函數(shù)(OTF)的絕對值被稱之為調制傳遞函數(shù)(MTF);OTF的相位被稱之為相位傳遞函數(shù)PTF。
因此,理論上要先去計算OTF,才能得到MTF。OTF怎么計算?這個會涉及到傅里葉光學上的知識,是利用點擴散函數(shù)(PSF)或線擴散函數(shù)(LSF)的傅里葉變換來推導出OTF,包括光學設計軟件CODEV 或 Zemax 也是利用軟件追跡光線得到PSF再進行Fourier變換將空間域轉換為頻率域從而得到MTF。示意圖如下:
以上是真正的MTF,大家就想問,要測MTF,先得測OTF,要測OTF又得先得到PSF或者LSF。對于純人工晶狀體來說,可以通過標定的十字線經過人工晶狀體后再由若干個圖像傳感器(CCD)來進行十字線的采集,這個其實就是在模擬線擴散函數(shù)LSF了,因此測試得來的MTF就最直接反映真正光學上的MTF。那么對于眼睛整體來說,只能基于圖像來測試,目前基于圖像的“MTF”測試最常見的就是 “ 線對對比度方法” 和 SFR 空間頻率響應方法,知道每種方法大致原理的很快就能理解哪種方法最接近 MTF 的理論定義方法。但是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,SFR方法也需要看采用什么樣的SFR算法,不是隨隨便便用個“SFR” ,這里面還是蠻有講究的。比如現(xiàn)在很多人直接用網上開發(fā)的mat3 或 mat2 版本的算法直接計算來用于測試,這其實是有些問題的,它不能用于指定量化的標準。MTF常見的幾種測試方法: 1. 大家最為熟悉的ISO12233老版本chart,就是看多少條線的那個chart,可以說就是基于此種方式。嚴格來講,這種方法稱為對比度傳遞函數(shù)CTF 更為準確,不應該叫做MTF。因為它實際上計算的是對比度,和上述的MTF理論方法是不一致的。但是此種方法的優(yōu)點就是簡單,算法也簡單。但缺點就是只能測試單一頻率下的對比度,對測試環(huán)境要求非常高,比如光源亮度的變化,曝光的變化對結果有較大的影響,數(shù)據精度穩(wěn)定性得不到保證。
2. 西門子星圖,這種方法雖然能通過放射狀不同頻率的線條來模擬得到MTF(針對頻率)。但是呢,缺點也很明顯,每個宮格占用較大區(qū)域的取值范圍,也就是說測試的是某一大片區(qū)域的清晰度情況,對定點測試能力明顯不足;還有個缺點就是沒有方向性。但是圖像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清晰度是不一樣的,因為人工晶狀體在設計時MTF就有切線和矢狀之分,人工晶狀體光學面的像散問題造成不同方向上的清晰度不一致,此星圖方法不能很好反映此種問題。
拓普康的KR-1W視覺分析系統(tǒng)用的就是切線及矢狀MTF分析。
而iTrace則使用的是單一線條表示MTF。
3.SFR (SpatialFrequencyResponse,空間頻率響應)
這才是我們推薦的方法,可以是制定管控的量化標準,我們強調一定要原始圖像上,因為雙圖像信號處理器(ImageSensorProcessor,ISP)對其有很大的影響, ISP其實只是提升銳度而非清晰度。管控好原始數(shù)據,就不會存在問題,因為一致性問題來自于硬件而非算法。SFR 大致原理如下:– 每行對邊界數(shù)據進行求導累積組合成一個單一的數(shù)據,這個數(shù)據就是模擬的線擴散函數(shù)– 對結合的線擴散函數(shù)數(shù)據進行傅里葉變換,即為SFR。
從以上的各個方法的概述來看,最能模擬光學上MTF測量儀的方法就是SFR。
通過上述分析,我們可以得出結論,調制傳遞函數(shù)(MTF)是光學系統(tǒng)性能的重要指標,它能夠全面地反映系統(tǒng)的成像質量。在實際應用中,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至關重要。SFR方法因其能夠提供量化標準和對原始數(shù)據的管控,被認為是模擬光學上MTF的最佳選擇。然而,無論是使用ISO12233標準、西門子星圖還是SFR方法,都需要考慮到測試環(huán)境、設備精度和算法選擇等因素,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隨著技術的發(fā)展,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先進的測試方法出現(xiàn)。
▍最新資訊
-
光模塊種類大全、速率發(fā)展、分類及應用場景解析
在現(xiàn)代通信網絡中,光模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它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信使,將電信號轉化為光信號,在光纖中飛馳,實現(xiàn)信息的高速傳遞。從1G到800G,光模塊的演進不僅是技術的進步,更是人類對速度與效率追求的生動寫照。
2025-04-01
-
光模塊和光纖收發(fā)器有什么區(qū)別?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光模塊?
光模塊和光纖收發(fā)器都是光通信領域的關鍵設備,但它們在功能、應用場景和使用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。今天,我們來詳細探討它們的區(qū)別以及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。
2025-04-01
-
光纖激光器與固體激光器的辨析差異以及各自優(yōu)勢
在激光技術蓬勃發(fā)展的今天,光纖激光器與固體激光器作為兩大主流技術路線,憑借差異化的性能特征在工業(yè)制造、精密加工、科研等領域形成互補格局。本文將從技術原理、性能參數(shù)及應用場景三個維度展開深度對比,揭示兩者的核心差異與發(fā)展趨勢。
2025-04-01
-
什么是寬帶激光二極管?一種高功率與高精度的完美平衡的高功率激光系統(tǒng)核心組件
在光電子領域,寬帶激光二極管(Broad-AreaLaserDiode,BALD)憑借其獨特的結構設計和性能優(yōu)勢,逐漸成為高功率激光系統(tǒng)的核心組件。這種激光器以寬條紋發(fā)射區(qū)域為特征,巧妙地在功率輸出與光束質量之間找到了平衡點,為工業(yè)加工、醫(yī)療設備、光通信等領域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。
2025-04-01